一、光模組技術概述
光模組又稱光收發一體模組,是光纖通訊系統中的核心裝置。它們實現光訊號和電訊號之間的轉換,使得資料可以透過光纖網路進行高速、長距離的傳輸。光模組由光電器件、電路和外殼組成,具有高速度、低功耗、高可靠性的特性。在現代通訊網路中,光模組已成為實現高速資料傳輸的關鍵元件,廣泛應用於資料中心、雲端運算、城域網路、骨幹網路等領域。光模組的工作原理是將電訊號轉換成光訊號,透過光纖傳輸,在接收端將光訊號轉換成電訊號。具體來說,發送端將資料訊號轉換成光訊號,透過光纖傳送到接收端,接收端再將光訊號還原為資料訊號。在這個過程中,光模組實現了資料的並行傳輸和長距離傳輸。
1.25Gbps 1310/1550nm 20公里LC雙向直接數字多模SFP 模組
二、光模組類型
1.按速度分類:
根據速度有155M/622M/1.25G/2.125G/4.25G/8G/10G。目前市面上使用較多的是155M和1.25G。 10G技術正逐漸成熟,需求呈上升趨勢。
2.依波長分類:
依波長分為850nm/1310nm/1550奈米/1490奈米/1530奈米/1610奈米。 850nm波長為SFP多模,傳輸距離小於2KM。 1310/1550nm波長為單模,傳輸距離大於2KM。
3.依模式分類:
(1)多模: 幾乎所有的多模光纖尺寸都是50/125um或62.5/125um,頻寬(光纖傳輸的資訊量)通常為200MHz至2GHz。多模光端機經由多模光纖傳輸距離可達5公里。
(2)單模: 單模光纖的尺寸為9-10/125μm,具有無限的頻寬,且損耗比多模光纖更低。單模光端機多用於長距離傳輸,有時可達150至200公里。
三、技術參數及性能指標
在選擇和使用光模組時,需要考慮以下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:
1.插入損耗:插入損耗是指光訊號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,應盡可能小,以確保訊號品質。
2.回波損耗:回波損耗是指光訊號在傳輸過程中的反射損耗。過大的回波損耗會影響訊號品質。
3.偏振模色散:偏振模色散是指不同偏振態的光訊號群速度不同所造成的色散。它應該盡可能小以保證訊號品質。
4.消光比:消光比是指光訊號高電位與低電位之間的功率差。它應該盡可能小以保證訊號品質。
5.數位診斷監控(DDM):數位診斷監控功能可即時監控模組的工作狀態和效能參數,方便排除故障和效能最佳化。
四、選用注意事項
在選擇和使用光模組時,需要注意以下因素:
1.光纖規格:應選擇與實際所用光纖相符的模組,以確保最佳的傳輸效果。
2、對接方式:應選擇與實際設備介面相符的模組,以確保正確對接和穩定傳輸。
3、相容性:應選擇與實際設備相容的模組,以確保良好的相容性和穩定性。
4.環境因素:應考慮實際使用環境中的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對模組效能的影響。
5、維護與保養:應定期對模組進行檢查與維護,以確保其長期穩定的運作。
發佈時間:2024年1月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