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入生產管控系統

1.工廠現況分析及需求定義

(一)現況調查
目標:了解工廠現有的生產流程、設備、人員和管理模式。
步驟:
與工廠管理層、生產部門、IT部門等進行深入溝通。
收集現有的生產數據(如生產效率、產量、設備利用率等)。
識別目前生產中的痛點和瓶頸(如數據不透明、生產效率低、品質問題多等)。
輸出:工廠狀態報告。

(2)需求定義
目標:明確工廠對生產控制系統的具體要求。
步驟:
確定係統的主要功能需求(如生產計畫管理、物料追溯、品質管理、設備管理等)。
確定係統的效能要求(如回應速度、資料儲存容量、並髮用戶數等)。
確定係統的整合需求(如與ERP、PLC、SCADA等系統的對接)。
輸出:需求文件(包括功能清單、效能指標、整合要求等)。
2.系統選用與方案設計
(1)系統選擇
目標:選擇符合工廠需求的生產控制系統。
步驟:
研究市場上的MES系統供應商(如西門子、SAP、達梭等)。
比較不同系統的功能、性能、價格和服務支援。
選擇最符合工廠需求的系統。
輸出:選擇報告。
(2)解決方案設計
目標:設計系統的實施方案。
步驟:
設計系統架構(如伺服器部署、網路拓撲、資料流等)。
設計系統的功能模組(如生產計畫、物料管理、品質管理等)。
設計系統的整合方案(如與ERP、PLC、SCADA等系統的介面設計)。
輸出:系統設計計畫。

3.系統實施與部署
(1)環境準備
目標:準備系統部署的硬體和軟體環境。
步驟:
部署伺服器、網路設備等硬體設施。
安裝作業系統、資料庫等基本軟體。
配置網路環境,確保系統穩定運作。
輸出:部署環境。
(2)系統配置
目標:依工廠需求配置系統。
步驟:
配置系統的基礎資料(如工廠結構、生產線、設備、物料等)。
配置系統的業務流程(如生產計畫、物料追溯、品質管理等)。
配置系統的使用者權限和角色。
輸出:配置的系統。
(3)系統集成
目標:將MES系統與其他系統(如ERP、PLC、SCADA等)整合。
步驟:
開發或配置系統介面。
進行介面測試,確保資料準確傳輸。
對系統進行調試,確保整合系統穩定運作。
輸出:整合系統。
(4)使用者培訓
目標:確保工廠人員能夠熟練使用系統。
步驟:
制定涵蓋系統操作、故障排除等的訓練計畫。
培訓工廠管理人員、操作員和 IT 人員。
進行模擬操作和評估,確保訓練效果。
輸出:培訓合格的使用者。
4.系統上線及試運行
(1)系統啟動
目標:正式啟用生產控制系統。
步驟:
制定啟動計劃,明確啟動時間和步驟。
切換系統,停止舊的生產管理方式,啟用MES系統。
監控系統運作狀況,及時處理問題。
輸出:成功啟動的系統。
(二)試運行
目標:驗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功能性。
步驟:
試運轉期間收集系統運作資料。
分析系統運作狀況,發現並解決問題。
優化系統配置和業務流程。
輸出:試運行報告。

MES生產系統
5. 系統優化與持續改進
(1)系統優化
目標:提高系統效能和使用者體驗。
步驟:
根據試運行回饋,優化系統配置。
優化系統的業務流程,提高生產效率。
定期更新系統,修復漏洞,新增功能。
輸出:最佳化的系統。
(2)持續改進
目標:透過數據分析不斷改善生產流程。
步驟:
利用MES系統收集的生產數據,分析生產效率、品質等問題。
制定改善措施,優化生產流程。
定期評估改善效果,形成閉環管理。
輸出:持續改進報告。
6. 關鍵成功因素
高層支持:確保工廠管理層高度重視並支持此專案。
跨部門協作:生產、IT、品質等部門需緊密協作。
數據準確性:保證基礎數據和即時數據的準確性。
使用者參與:讓工廠人員充分參與系統的設計與實施。
持續優化:系統上線後需不斷優化與完善。


訂閱我們的新聞通訊

如需了解我們的產品或價格表,請留下您的電子郵件,我們將在 24 小時內與您聯繫。